自然科學類課題結題匯總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持人 | 結題時間 | 項目來源 |
1 | 基于三維測量的壓力容器制造關鍵技術研究 | 尹輝增 | 2017 | 河北省教育廳 |
2 | 河北省高校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管理及評價機制研究 | 萬 濤 | 2017 | |
3 | 基于B/S結構的BIM服務器中間件技術研究 | 鄭 華 | 2017 | |
4 | 基于移動平臺增強現實定位注冊技術的研究 | 劉 洋 | 2017 | |
5 | 基于切換服務網的城市交通信號網絡控制技術的研究 | 吳 松 | 2017 | |
6 | 基于切換服務網的城市交通信號網絡控制技術的研究 | 李振濤 | 2017 | |
7 | 基于稀疏信號分析的變工況齒輪箱故障診斷關鍵技術研究 | 李 輝 | 2017 | |
8 | 基于物聯網和GPRS的公寓安全智能管理系統的技術研究 | 史振江 | 2017 | |
9 | 基于二維碼和移動智能終端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統研究 | 李筱楠 | 2017 | 河北省科技廳 |
10 | 高性能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關鍵制備技術研究 | 李子成 | 2017 | |
11 | 基于改性活性碳纖維技術對工業苯酚廢水處理的研究 | 徐越群 | 2017 | |
12 | 基于元數據管理的云計算資源調度研究 | 馬伯元 | 2017 | |
13 | 基于RRC雙拼與MRC算法的高鐵TD-LTE網絡覆蓋技術的設計與實現 | 馮 博 | 2018 | 河北省教育廳 |
14 | 基于二維碼和物聯信息技術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統研究 | 馬伯元 | 2018 | |
15 | 基于云計算的同態加密安全方案研究 | 張 詣 | 2018 | |
16 | 功率流理論及變頻動力吸振器在梁橋減振中的應用研究 | 楊新偉 | 2018 | 河北省科技廳 |
17 | 基于BIM的大型建設項目施工進度與成本管理的可視化研究 | 劉麗娜 | 2018 | |
18 | 石家莊地鐵復雜環境下蓋挖換乘地鐵車站安全快速施工綜合技術研究 | 杜建華 | 2018 | |
19 | 基于混沌神經網絡的醫學圖像處理研究 | 張 詣 | 2020 | 河北省科技廳 |
20 | 基于Chord算法的Hadoop資源優化研究 | 李筱楠 | 2021 | 河北省科技廳 |
21 | 基于“互聯網+BIM”的橋梁實時健康監測系統 | 劉 佳 | 2021 | 河北省科技廳 |
22 | 風雨聯合作用對斜拉索氣動特性的影響 | 鄭云飛 | 2020 | |
23 | 再生骨料混凝土變形與開裂性能的研究 | 高 鶴 | 2020 | 河北省教育廳 |
24 | 大斷面黃土隧道施工穩定性研究 | 付迎春 | 2020 | |
25 | 區塊鏈技術在大數據跨域身份證中的應用研究 | 張 詣 | 2020 | |
26 | 基于可拓學京津冀區域城市生態規劃技術研 究 | 隋修志 | 2021 | |
27 | 跳-擴散型參數校準的反問題與數據計算 | 許聰聰 | 2021 | 河北省教育廳 |
28 | 砂土覆蓋層巖溶地區盾構施工災變機理與對策研究 | 尚艷亮 | 2021 | |
29 | 力學超材料在隔振中的應用研究 | 楊新偉 | 2021 | |
30 | 阻尼器連接的建筑物在多點地震激勵作用下響應分析 | 楊治東 | 2021 | |
31 | 數據驅動綠色建筑設計多目標預測與智能優化 | 張慶彬 | 2021 | |
32 | 基于物聯網和GIS技術的石家莊市霧霾污染時空特性與影響因素分析 | 孫玉梅 | 2021 | |
33 | 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商務服務推薦研究 | 霍仁崇 | 2021 | |
34 |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明挖法施工關鍵技術探析 | 楊石柱 | 2021 | |
35 | 基于卷積稀疏編碼方法的信號處理關鍵技術研究 | 李振濤 | 2021 | |
36 | 智能包裝及物流分揀系統的設計 | 劉明生 | 2021 | |
37 | 城市交通網絡的動態圖混雜自動建模及控制研究 | 李 偉 | 2021 | |
38 | 基于數據融合與數據挖掘技術的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與智能化調度關鍵技術的研究 | 馮 博 | 2021 | |
39 | 場地地震液化大變形引起的地下綜合管廊破壞機理及控制方法研究-以雄安新區為例 | 尚艷亮 | 2022 | |
40 | 新型變頻磁流變液動力吸振器的構建及應用 | 楊新偉 | 2022 |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
人文社科及教育教學類結題匯總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持人 | 結題時間 | 項目來源 |
1 | 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利用FDI的戰略與政策研究 | 徐田柏 | 2017 | 河北省科技廳 |
2 | 基于學分轉換的現代職業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 | 劉明生 | 2017 | 河北省社科基金 |
3 | 河北省高職院校招生困境和策略研究 | 李立增 | 2017 | 河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
4 | 河北省高職院校對口單招保障機制研究 | 徐越群 | 2017 | |
5 |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與頂崗實習過程實習互動的遠程教學 策略研究 | 張堯 | 2017 | |
6 |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基于課程置換的電氣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王 渝 | 2017 | |
7 | 基于供需分析的石家莊市農業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 魏會賢 | 2017 | 石家莊市科技局 |
8 |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研究與探索 | 劉俊茹 | 2017 | 河北省教育廳 |
9 | 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 任麗芳 | 2017 | |
10 | 高職院校職業人文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相融合的路徑研究 | 黃曉陽 | 2017 | |
11 |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招生一體化研究 | 趙秦 | 2017 | |
12 |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職ESP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 宋建威 | 2017 | |
13 | 基于引力模型的高鐵時代河北旅游市場研究 | 王鵬 | 2017 | |
14 | 基于高職院校招生多元化背景下的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 呂玉梅 | 2017 | |
15 | 以校企合作為抓手,促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 趙俊芝 | 2017 | |
16 |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張宇平 | 2017 | |
17 | 互聯網+醫藥物流的應用研究 | 王亮 | 2017 | |
18 | 高職藝術院校引進民間課堂的研究 | 李書青 | 2017 | |
19 | 河北省高職院校招生困境和策略研究 | 杜建華 | 2017 | |
20 | 河北省高校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管理及評價機制研究 | 王雪麗 | 2017 | 河北省社科聯 |
21 | 基于績效評價的我國種植業保險政策改進研究 | 李士森 | 2018 | 河北省科技廳 |
22 | 思政工作視域下的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 王鵬 | 2018 | 河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
23 | 構建高職院校思政課意識形態“生態化課堂”研究 | 夏濤 | 2018 | |
24 |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城軌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索與研究 | 付迎春 | 2018 | |
25 | 基于中美對比的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評價機制研究 | 劉麗娜 | 2018 | 河北省教育廳 |
26 | 文化軟實力視域下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研究 | 張堯 | 2018 | |
27 | 支架式教學在高職英語寫作中的應用研究 | 張建凱 | 2018 | |
28 |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具有行業特色高職院校創新發展機制研究 | 周文佳 | 2018 | |
29 | 高職院?;旌纤兄妻k學路徑探索與研究 | 齊會娟 | 2019 | 河北省教育廳 |
30 | 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河北省高職院校功能定位與合作機制研究 | 周文佳 | 2019 | 河北省科技廳 |
31 | 河北省科技金融結合政策體系的建構和完善 | 崔宏光 | 2019 | |
32 |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 聶海榮 | 2019 | |
33 | 基于技術服務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 | 邊占新 | 2019 | 河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
34 | 河北省平原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及對策研究 | 徐越群 | 2020 | 河北省科技廳 |
35 | “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研究 | 黃曉陽 | 2020 | |
36 | 蔚縣剪紙融入現代生活創新途徑研究 | 張堯 | 2020 | 河北省藝研所 |
37 | 京津冀道路系統的區域生態效應研究 | 閆志剛 | 2020 | 河北省教育廳 |
38 | 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 黃曉陽 | 2020 | |
39 | 全媒體視域下的高校文化育人探索 | 王鵬 | 2020 | |
40 | 京津冀協同發展下高校翻譯教學本土化研究 | 宋建威 | 2020 | |
41 | 基于BIM軟件建模與《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結合教學探索 | 馮婧 | 2020 | |
42 | 高等職業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互相融通策略研究 | 林鑫鑫 | 2020 | |
43 |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劉佳 | 2020 | 河北省人社廳 |
44 | 高校職稱評審的分類評價及量化計分問題研究 | 魏會賢 | 2020 | |
45 | 基于分層閱讀提高高職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混合式教學研究 | 胡紅 | 2020 | 河北省高教社 |
46 | 高職院校鐵路主干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與研究 | 劉穎 | 2021 | 河北省教育廳 |
47 |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軌道交通控制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研究 | 馮博 | 2021 | |
48 | 河北省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 劉穎 | 2021 | |
49 | 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 高少強 | 2021 | |
50 | 基于敏捷教學的專業群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 樊雯 | 2021 | |
51 |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我國農作物收入保險費率精算研究 | 李士森 | 2021 | |
52 | “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梅玉倩 | 2021 | |
53 | 產教融合下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實踐研究 | 韓朵朵 | 2021 | |
54 | 新時代背景下河北省成人高校高等教育學生創業創新教育路徑分析 | 董靜 | 2021 | |
55 | 教育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通信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 劉麗娜 | 2021 | |
56 | 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管理中經濟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 | 徐越群 | 2021 | 河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 |
57 | 河北省大氣環境管理中特征要素分析及對策研究 | 馬艷芳 | 2021 | |
58 | 新時代技工院校師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 宋科 | 2021 | 河北省人社廳 |
59 | “全面二孩”背景下幼兒教師隊伍的新挑戰及對策研究--以河北省為例 | 李丹 | 2021 | |
60 | “一帶一路”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辦學路徑探究 | 郭藝 | 2021 | |
61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基于年薪制的疾控高層次人才激勵機制研究 | 甘秀娜 | 2021 | |
62 | 就業育人視域下的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學生關鍵能力培育體系研究 | 周敏娟 | 2022 | 河北省人社廳 |
63 | 以就業為導向的鐵路主專業高職院校育人體系 與鐵路交通行業需求對接研究 | 李振濤 | 2022 | |
64 | “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李少麗 | 2022 | |
65 | 河北省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張 靜 | 2022 | |
66 | 高職院校校企協作就業育人體系研究與實踐 | 董 靜 | 2022 | |
67 | 新冠疫情對高校國際化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 牛春莉 | 2022 | |
68 | 基于軌道交通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通信類技能人才培養問題的研究 | 許愛雪 | 2022 | |
69 |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 溫洪念 | 2022 | |
70 | 基于國家資歷框架的城市軌道交通專業能力標準開發研究 | 尚艷亮 | 2022 | 河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
71 | 基于雙元制的物流管理專業產教融合機制研究 | 高靜娟 | 2022 |
專著類成果匯總
序號 | 專著名稱 | 作者 | 書號 | 承擔責任 | 本人撰寫 | 出版社名稱 | 出版時間 |
1 | WebGL開發與應用 | 鄭華 | ISBN:978-7-113-24082-0 | 主著 | 245千字 | 中國鐵道出版社 | 2017年12月 |
2 | 地鐵車站及區間隧道施工安全風險控制 | 杜建華 | ISBN:978-7-114-15367-9 | 主著 | 29.7千字 |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2019年4月 |
近五年獲得的科研獎勵
年度 | 姓名 | 成果名稱 | 獎勵部門 | 獎勵級別 |
2017 | 李立增 | 鐵路黃土邊坡漸進破壞設計模型及其應用 | 中國鐵道學會 | 鐵道科技二等獎 |
2018 | 王海彥 | 山嶺隧道結構全壽命期耐久性及其技術保障措施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2018 | 陳冉麗 | SAR/InSAR監測煤礦區地表形變的關鍵技術研究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2019 | 李立增 | 土體水分遷移實時測試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河北省科技術發明一等獎 |
2021 | 尚艷亮 | 高承壓水粉細砂層盾構近距下穿建(構)筑物施工技術研究 | 河北省土木建筑學會 | 河北省建設行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2021 | 戰啟芳 | 海域公路大跨度下承式鋼-混疊合梁簡支鋼拱橋綜合施工技術研究 |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中鐵建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